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19张,有资料1份。

  安徽近7年(2009~2015)中考命题规律与趋势
  命题规律
  年份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主题 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 诗歌诵读 文明出行 我与环境 书信沟通你我他 红烛颂——
  献给老师的歌 我与文
  明同行
  考查知识点 图文转述 4(3)根据示意图给同学指路(4分) —— 4(1)用简洁语言表述图表信息(4分) —— —— —— ——
  口语交际(含表达得体、连贯) 4(2)引用给出的谚语劝说同学改正缺点(4分) 4(4)鼓励同学(4分) 4(2)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规劝(2分) —— 4(1)选择规劝的材料(3分) 4(3)哪种信的开头更好,为什么(4分) 4(3)转述(3分)
  仿写(含补写) —— 4(2)仿写(4分) —— 4(3)①补写过渡句(2分) 4(3)③补写文末句(1分) 4(1)仿写(4分) ——
  语言运用(含表达观点、拟标语) —— 4(3)根据对诗意的理解表达观点(2分) —— 4(1)选择词语,组成对偶句,作为宣传语(2分) —— —— 4(1)请以“文明”开头,拟宣传标语(3分)
  材料分析 —— —— —— —— —— 4(2)找出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并说明理由(4分) ——
  病句的修改(含标点
  符号) 4(3)①用词不当(2分);4(3)②语序不当(2分) —— 4(3)①句式杂糅(2分)、动宾搭配不当(2分);4(3)②语序不当(2分) 4(3)②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2分);4(3)③标点符号修改(2分) 4(3)①词语使用不当(2分);4(3)②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1分) —— 4(2)②动宾搭配不当(2分)
  划分现代诗歌节奏 —— 4(1)标明现代诗句停顿(2分) —— —— —— —— ——
  应用文
  拟写 —— —— —— 4(2)写借条(4分) 4(2)写请假条(5分) —— ——
  命题预测
  通过对安徽近7年中考语文综合运用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1)分值及题量:总分值仍为12分,题量上2014年变为4小题(2007、2008年也为4小题),其余年份均为3小题。
  (2)考点分布:①口语交际。如2010年考查了语言的得体,2011、2013、2015年分别考查了规劝的技巧,2014年考查了鼓励同学。②补写。2010、2014年为根据要求仿写,2011、2012年分别为补写末尾句、过渡句。③语段式病句修改。涉及的病句类型主要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④应用文。2011、2012年连续考了写请假条、借条。这些考点都是常考考点,不过设题形式每年都有变化,继2014年出现变化后,2015年仍然有小的调整,保留了出现频率较高的“口语交际”“语段式病句修改”题型,新增了图文转述(根据示意图指路)题型。而2011、2012年出现的应用文没有考到。这一系列的不变题型和变化题型,都提示着老师和学生在日常学习、练习和复习中,既要注重传统试题,又要涉猎新的试题类型,形成开放性思维。
  (3)活动主题:从2009年到2015年所出现的主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2015年的根据示意图指路、2014年诗歌材料的出现是一大亮点,从近几年看,题目设置的情境或活动注重考查考生从语文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及材料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紧扣时代脉搏,语文味浓厚。
  基于以上分析,预计2016年安徽中考在语文综合运用的考查中,口语交际、语言运用和补写仿写题型出现的可能性很大,此外,病句修改、应用文题型也有极大可能出现。因为近几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所有出现题型均在考纲范围之内。总之,不管出现什么类型的试题或是主题材料,只要做到平时多积累,勤加练习,掌握答题技巧,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