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
├─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z2林黛玉进贾府1.doc
│z3林黛玉进贾府2.doc
│z4林黛玉进贾府3.doc
│z5林黛玉进贾府4.doc
│z6林黛玉进贾府5.doc
├─10.《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1.doc
│《过秦论》教案-2.doc
│《过秦论》教案-3.doc
│《过秦论》教案-4.doc
├─11.《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1.doc
│《师说》教案-2.doc
│《师说》教案-3.doc
├─2.《祝福》教案
│z7祝福-1.doc
│z8祝福-2.doc
│z9祝福-3.doc
├─3.《老人与海》教案
│z10老人与海.doc
├─4.《蜀道难》教案
│z11蜀道难-1.doc
│z12蜀道难-2.doc
├─5.《杜甫诗三首》教案
│z13秋兴八首.doc
│z14咏怀古迹.doc
│z15登高.doc
├─6.《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1.doc
│琵琶行-2.doc
│琵琶行-3.doc
├─7.《李商隐诗二首》教案
│z22锦瑟.doc
│z23马嵬.doc
├─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1.doc
│寡人之于国也-2.doc
│寡人之于国也-3.doc
└─9.《劝学》教案
劝学-1.doc
劝学-2.doc
劝学-3.doc
教 学 设 计
课时授课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本学期总第 2课时
课 题 《林黛玉进贾府》
课标要求 能读懂浅显易懂的小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红楼梦》及作者。
2、通读小说,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3、根据对黛玉行踪的分析,梳理课文,划分层次。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反复阅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读懂古典小说,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
2、正确划分层次。
教学难点 正确划分层次
教学方法 学生反复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
堂
小
结
与
板
书
设
计 一、红楼梦简介及作者
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小说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3、曹雪芹介绍
4、《红楼梦》人物
二、抓住小说的情节链——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
三、划分课文层次
检
查
评
价 教
研
组
应备: 节,实备 节,超备 节。
质量评价: 20 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
20 年 月 日
内 容 与 过 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反思 补充
第一课时
(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
一、导入课文
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4、《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同学们参考。
宁府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
四表妹贾惜春
荣府
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
二姐贾迎春
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
表嫂李纨
大表姐贾元春
表兄贾宝玉
三表妹贾探春
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
5、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班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让学生装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
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
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
……
教 学 设 计
课时授课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本学期总第 7课时
课 题 《祝福》
课标要求 会鉴赏浅显易懂的小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创作的背景。
2.划分课文层次。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反复阅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读懂小说,体会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为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方法 学生反复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
堂
小
结
与
板
书
设
计 一、导语。
二、介绍背景,揭示主题。
三、检查预习
四、分析课文。
1.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
2.倒叙的手法
3.本文的线索
4.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5.小说的开头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一句作何理解?
6.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
7.探讨祥林嫂的死因(亦即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检
查
评
价 教
研
组
应备: 节,实备 节,超备 节。
质量评价: 20 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
20 年 月 日
……
教 学 设 计
课时授课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本学期总第 10课时
课 题 《老人与海》
课标要求 会鉴赏浅显易懂的外国小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
2.鉴赏老人的形象,体会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 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 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故事 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 小说的象征意味
教学方法 学生反复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
堂
小
结
与
板
书
设
计 一、导入
台湾青年作家李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 在想,男人的骨子里缺少一点什么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海明威。”
二、课文情况
三、情节梳理
四、问题探究
1、 五次过招,杀死数鲨,老人凭借什么活着归来?概括老人形象。
2、海明威精通叙事艺术 怎么体现的呢?
3、“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都没有。”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五、作者介绍
六、情景拓展
……
教 学 设 计
课时授课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本学期总第 13课时
课 题 《秋兴八首》
课标要求 了解诗歌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教学难点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
堂
小
结
与
板
书
设
计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2.作品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2.题解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2.翻译全诗
3.诗歌评析
四、总结全诗
1.主旨意境
2.艺术技巧
检
查
评
价 教
研
组
应备: 节,实备 节,超备 节。
质量评价: 20 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
20 年 月 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