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8430字。
2005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哈师大附中高二备课组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加点汉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炮制/炮烙      殷红/殷实        当作/长歌当哭
B.混沌/混淆      供应/供认        差错/差强人意
C.作业/作祟      桂冠/冠心病      刚劲/疾风劲草
D.记载/载体      间隔/间或        露天/风餐露宿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编辑部调集精兵强将,     这部书稿,并以最快的速度出版发行。
(2)我们一定要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才能     禽流感病造成的紧张恐慌的心理。
(3)2008年申奥的成功,将会使首都北京的城市面貌发生     。
A.审定   祛除   剧变          B.审订   祛除   巨变
C.审定   驱除   巨变           D.审订   驱除   剧变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要有一股韧劲,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功败垂成,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B.从风格上看,苏轼与柳永各有千秋。前者豪放旷达,后者婉约飘逸。
C.为了得到一顶乌纱帽,他真是处心积虑。
D.《春秋》的编者在记述史事时往往语焉不详,可后人却将此现象称为“春秋笔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这次支教县镇的活动中,我校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的三分之二都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
B.从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要实现心中理想,必须勤奋、努力地工作。
C.张老师的爱好就是买书、读书、藏书,他关于文学方面的书收藏的就有上万册。
D.难能可贵的是,但丁对新兴市民阶级的贪图私利,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对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罪恶,也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并给以严厉的谴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橘颂》当为屈原晚年所作
《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最早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身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
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的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
5.《橘颂》的创作时间众说纷纭,第一段提到了一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成为原因的一项是(    )
A.屈原距今时代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
B.有的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有的认为作于顷襄王晚期,还有的人认为是屈原绝笔。
C.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
D.至今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或有认识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的地方。
6.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最重要的一点依据是(    )
A.屈原写《橘颂》借鉴《士冠辞》,未必在行冠礼之后。
B.《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C.屈原完全可以在晚年回顾生平、总结志行。
D.从《橘颂》及屈原其他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
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观点与曹大中的观点是不完全一致的。
B.作者虽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认为《橘颂》确实受《士冠辞》的影响。
C.赵逵夫的论述为我们研究《橘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