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10字。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惠安四中 曾惠玲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亲爱的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单元又悄悄结束了,相信你又学到了更多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也有了更大的提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考场,仔细思考,认真作答,成功将属于你!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8分)
夏天七月的早晨!除了猎人,有谁体会过黎明时候在灌木丛中散步的乐趣?你的脚印在白露沾湿的草上留下绿色的痕迹。你用手拔开rú shī的树枝,夜里yùn xù着的一股暖气立刻向你袭来;空气中到处充满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天气还凉爽,但是已经觉得炎热逼近了。过多的芬芳之气使得你头晕目炫。
⑴、文中的拼音应写的词语分别是(2分):
⑵、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炎 晕
⑶、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把 改成 把 改成
⑷、文段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并改正。(2分)
2、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
⑴、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形容妇女打扮十分艳丽。( )
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
⑶、清澈透明。( )
⑷、像捆住了手脚似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
⑸、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
3、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拟人、排比)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D、穿过一处最密的竹海,我们便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比喻)
4、填空题。(9分)
(1)《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 散文。作者细致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主要运用 、 的表达方式,先总写“一切”,再分写 、 、 ,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然后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 、 、 、 、和 五幅图画。
(2)在《济南的冬天》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不“寒”而 ,济南的山不“壮”而 ,济南的水不“冻”而 ,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使人感受到济南的暖冬慈善如母亲,可爱如少女,清亮如水晶。
(3)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动词。
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上再 入竹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