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70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
姓名:王寿波 地址:河北省景县梁集中学
【课文解读】
本文是一首自传性抒情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塑造了大堰河勤劳、善良、宽厚和淳朴的形象,写出了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表现了对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的同情与关注,表达了对黑暗的旧世界的痛恨和诅咒。
【写作特点】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就这首诗的总的倾向而言,作者并没有向读者讲述有关他乳母的完整的或大体完整的故事,他利用这些片断的故事或画面,目的是倾吐对大堰河的深情。所以这首诗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
2、《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传性的抒情诗(自由诗)。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来流畅,象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
“自由诗”,绝非“放荡不羁”,而是一种“自由”其外,“诗神”其中的富有“散文美”的现代诗歌的精品。全诗不押韵,各段的句数也不尽相同,但每段首尾呼应,各段之间有着强烈的内在联系;诗歌不追求诗的韵脚和行数,但排比的恰当运用,使诸多意象繁而不乱,统一和谐。这些使得诗歌流畅浅易,并且蕴蓄着丰富的内容。
3、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1)排比: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产生节奏感和整齐美,增强文章的条理性和感染力。本诗共12节,就有七节诗运用了排比。它们或是再现大堰河善良慈祥的音容笑貌,或是突出大堰河的勤恳耐劳,或是叙述她对“我”的亲昵爱抚,或是极写她死后的悲哀和凄凉,这种排比句式的运用,有如长江大河、高瀑急流,酣畅淋漓地倾泻了作者对保姆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赞美,对旧社会的无比憎恨和愤怒,激情磅礴,一泻千里。
(2)对比:本诗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主题。如诗的第4段和第6段,诗人把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描写,黑暗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不能不激起人们对旧世界的愤恨与诅咒。同时,又把在家里做“新客”和在大堰河家里受到爱抚进行对比,清楚地显示出诗人的亲疏和爱憎。用大堰河生时的勤劳和死后的凄凉对比,激起人们对旧社会的憎恶,用她美好的梦境和悲惨的结局对比,抒发诗人的无比同情和悲愤。对比,使诗的意境更加深邃,再现了广阔的时代画面,极其深刻地表达了作者无比深广的同情、悲愤和怀念。
(3)反复:作者在多至九节诗里都巧妙地运用了间隔反复,这是本诗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他善于用诗节的第一句点明主旨,引领下文,诗节中间用排比句式铺叙大堰河的辛劳及对“我”的疼爱,倾诉她的悲惨遭遇和“我”对她的无限怀念,再在末尾句重复使用第一句。但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就像海浪和潮汐一样渐渐蓄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