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个字。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二、 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及对表现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
三、 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重点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心理、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说有关常识
小说三要素:
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导入:
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
(三)作者简介:
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短短的一生中,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著名的有长篇《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项链》、《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四)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1、听读课文,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
A、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B、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C、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D、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讨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