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470字。

  济南一中2016年10月阶段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3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跬步(kuǐ)   憎恶(zēng)   信札(zhá)    锲而舍之(qiè)  
  B 装载(zài)   尽管(jìn)    着重(zhuó)   军事要塞 (sài)
  C 押解(jiě)   煞尾(shā)    模样(mó)     日积月累(lěi) 
  D 菲薄(fēi)   偈子(jì)     囚系(xì)     人才济济 (jǐ)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账篷      烦燥      蒙味      不求甚解    
  B 驰聘      涅磐      禁锢      急于事攻
  C 蜜蜂      畸形      粘贴      郑重其是   
  D 譬如      慰籍      通辑      斩钉截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书籍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     ,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2)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     了。
  (3)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      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
  (4)课文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环节,适当创新也没错,但是,如何改,改什么,却需要慎之又慎。一味迎合学生趣味,     从事,甚至搞“另类”课改,却未必符合教育的目的与规律。
  A.淹没 耽误 关于 草率     B.淹没 耽搁 关于 轻率
  C.湮没 耽误 对于 草率     D.湮没 耽搁 对于 轻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我看来,外借之书倘若遭遇“外人”,那真是明珠投暗了,所以我的书概不外借。
  B.凡事不可太计较,得与失不过是当时,待情随事迁,也许就峰回路转了呢!
  C.当面临产能严重过剩时,当市价降至冰点时,太阳能企业可能连延口残喘的机会都没有。
  D.我们的生活水平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B.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C.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于适应市场竞争。
  D.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难道还有人能否认地球不是绕太阳旋转这一客观规律吗?
  二.课内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6.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虽有槁暴                (晒)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懂得)
  ③ 尝跂而望矣        (抬起脚尖)             ④圣人无常师    (经常的)
  ⑤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            ⑥士大夫之族        (类)
  ⑦ 君子不齿             (并列)            ⑧而绝江河          (横断)
  ⑨ 非加疾也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⑩而闻者彰          (显著)
  A ①②⑤⑥⑦⑨     B ①②③④⑦⑨     C ①③⑤⑦⑨⑩     D ①⑤⑦⑧⑨⑩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耻学于师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吾尝终日而思矣           则群聚而笑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的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