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900字。

  现代文阅读专题之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与练习
  第一版
  【考点透析】
  《考试大纲》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提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有以下三个特点:
  (1)分析综合能力层级。此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在筛选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综合概括的内容包括主要对象的特点、重要概念的含义等,同时要求考生能够对文章内容、结构、语言、中心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前者往往在简答题中考查,后者往往在选择题中考查。
  (2)鉴赏评价能力层级。此考点要求考生鉴赏的重点是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以及文中的某种表达特色。综合近几年的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无论是传记还是科普文章,都涉及此类考查。
  (3)探究能力层级。此考点要求考生了解“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含义:前者包括描写对象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所反映出来的人生价值;后者则是指文本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风貌。
  【方法指导】
  考点1:筛选文中的信息类(选择题)。
  示例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II)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荨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解析】此题为信息筛选题。做题时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认真比对,发现有与原文不符的地方仔细分析,看有没有错误。通过比对发现,B项错误在于,不是“建议”他“当即回国”。C项错误在于不是如该项所说“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E项错误在于还没如该项所说的成为现实。
  【答案】A和D。
  【方法】(1)对以信息筛选、内容概括为主的选项,应当回归原文比对信息,要特别关注选项在传主、事件、时间等方面有没有张冠李戴、改变判断、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现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