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00字。
《炮兽》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对场景描写的揣摩和体会,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特定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目标 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1、雨果知多少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②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③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④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⑤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⑥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2、内容主旨和人物。
①问题引入---- 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是炮队队长?还是那个神秘的老头(将军)?或者是炮兽?说说你的理由(小组讨论)。
②相关内容介绍。 (略)
二、初步体验,切分场景
(一)导入: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而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比如,晚餐,宴会等.。
(二)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
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