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3份打包)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章1《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教学设计(共2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章1《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章4《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章1《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章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章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章4《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章1《将进酒》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章3《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章4《虞美人》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章5《苏幕遮》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3《项羽之死》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章1《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章2《庖丁解牛》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章3《项羽之死》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章1《六国论》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章2《伶官传序》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章3《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共2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章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共2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章1《长恨歌》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章2《湘夫人》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章3《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章5《书愤》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2.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主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背诵本诗。
2 、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 、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4 、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教学重难点
1 、背诵本诗。
2 、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 、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4 、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在必修三这一册教材中,我们学习过杜甫的《登高》一诗,大家还能背下来吗?(学生齐背)对,背得很好。哪一位同学能不能说说看,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掌握“类.固.致.易”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
2.掌握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三)德育渗透点 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而作,启发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它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四)美育渗透点 赏析文中“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掌握“类.固.致.易”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 体会孔子的思想。
3、 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 、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
《书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书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
本课将制作简单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并以《书愤》为例,学习鉴赏古诗语言和意象等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