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40个字。
《台阶》说课稿
和义学校刘晴
一、教材分析
《台阶》是叙事类作品,作品中塑造的父亲是一位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敢于拼搏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老实厚道,吃苦耐劳。但父亲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组织学生学习《台阶》的过程中,应引导其抓住全文的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是引导学生感悟整个故事,理解父亲思想性格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本文情节朴素感人,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但本文父亲的形象意蕴及思想性格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阅读时往往只关注情节,而对语言的敏感度不够。所以要引领学生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思想。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能力目标: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四、教学教法
1、朗读欣赏法:在朗读中描绘形象,体悟情感。
2、研讨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圈点勾画法: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配乐诗歌朗诵:《写给父亲》
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
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
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
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
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一生。
本文中也有一位任劳任怨的父亲,他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为了造高台阶,花费了大半生的时光,用尽了一辈子的积蓄。台阶建好了,父亲也老了。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了解他的故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绪,进入故事情节中,进而自然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并在文中圈画出相关语句。
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明确: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建造时,吃苦耐劳,辛勤努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