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9张,教案约6840字。
林黛玉进贾府
●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
2.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 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 重点、难点
重点:
1. 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 掌握《红楼梦》人物语言含蓄美的特点。
难点:借助文后古今评点,学习小说鉴赏的方法。
● 设计思想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以黛玉所闻所见所感为线索。首先,从物质方面为我们展现了贾府这个“诗礼之家”的“锦衣纨绔”“饫甘餍肥”以及赫赫声威的辉煌气派,贾府庭院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现着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赫,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其次,小说又从贾府“与别家不同”的那种勋臣世家、皇帝姻亲的“精神”方面为我们透示了贾府骨子里的至尊至贵的文化内涵,让我们得以穿越“时间隧道”,领略到这种无从亲临的“故国的历史风景”!
鉴赏《林黛玉进贾府》,同学们可以运用自读、欣赏、评点批注的方法,培养独立分析课文、多元解读及写作、表达、交流的能力。主要分为两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注解、资料自学课文,主要弄清楚:
(1)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活动顺序,并据此编写段落提纲;
(2)文中介绍了哪些人物,哪些人详写,哪些人略写,哪些人是正面写,哪些人是侧面写,哪些人单独介绍,哪些人集体介绍,然后综合全文,以人物为单位写出人物分析提纲;
(3)找出对贾府环境的描写,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是同学借鉴文后第一题两组学习材料,运用评点批注法,对作品中内容的精深和形式的完美之处进行评点批注,然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鉴赏和分析。
在交流活动中,同学们生在贴近文本的基础上尝试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鉴赏,
● 教学资源
1. 作者和《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