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10字。
9、故乡
金华市十一中学 张琳
热点讨论
问题一: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发现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发出了巨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解析:这样的变化的原因,课文也有提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问题二: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感悟。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解析: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奋斗,必然落空,等于没有希望;希望看去遥远,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奋斗,不折不挠的去干、去实践、希望终能实现。这就更形象地说明了:实现希望的关键在于人应该去争取、创造,应该积极面对未来。只要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佳作链接
……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鲁迅记于北京。
《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呐喊》的题意是鲁迅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自序》),表示他愿同新文化“前驱”取同一步调,为革命呐喊战斗。
作为中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家,鲁迅毕生从事的是改造民族灵魂的工作,因而他的小说以敏锐的视角审视历史批判封建意识形态,以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对国民的性格软弱作了无情的解剖,其目的就是要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文化的羁绊,健全民族的灵魂。他把所有的锋芒都针对着整个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课外园地
◇自我测试◇
一、基础训练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阴晦( ) (2)脚踝( ) (3)愕然( )
(4)嗤笑( ) (5)瑟索( ) (6)恣睢( )
2、指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细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 )
(2) 我和母亲也都有些罔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 )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祟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