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8100个字。

  沭阳县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初三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请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第一部分(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依次填写)。(3分)
  秋是最令人浮想联piān(▲)的季节,当夏天的生机盎然还未完全隐退,知了还在不停鸣叫的时候,秋yǎn(▲)然是一个化着淡妆的少妇,毫不jiǎo(▲)揉造作,踏着落叶款款而来。
  2.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片段,标序的三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3分)
  忽而忆起几个星期前的那张报纸。拆迁公告上的那张图,恰似一只巨大的魔掌,①恐怖地伸向那几块仅存的农田和民宅。②我当时默默地祈求希望外婆家不要划进这区域,然而现实赫然摆在了我的面前——我已经没有多少机会来欣赏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了。父母催我离开了。③我仰望孤独的那轮月儿,埋一颗愿望的种子在脚下厚实的土地里。愿城市不再成长!
  (1)第①句,修改意见:▲
  (2)第②句,修改意见:▲
  (3)第③句,修改意见:▲
  3.默写古诗文。(8分)
  ⑴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
  ⑵▲,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⑶▲,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
  ⑷▲,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⑸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⑺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也在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生活作风不是无关宏旨的小事,它常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表现。
  B. 杂技演员一套探骊得珠的难度动作,引来观众们持久的掌声。
  C.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很是发人深省。
  D.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红树林》写得深入,绝非浮光掠影地看看就能完全领会。
  5.综合性学习。(4分)
  (1)今年4月19日、10月8日、10月23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寒露”“霜降”请仿照示例,解释“寒露”或“霜降”的节气特点。(2分)=
  示例:“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谷雨时节,雨量增多,谷物茁壮成长。
  ▲
  (2)夏天,雨过天晴,西边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圆弧。小明看到这一景象,很开心,急忙招呼小朋友出去玩,在一旁的奶奶制止了他。如果你是奶奶,你会说些什么让小明接受呢?(2分)
  ▲
  第二部分(50分)
  二、诗歌鉴赏(5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⑴“还应说著远行人”中“远行人”指谁?(2分)
  ▲
  ⑵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当时怎样的情感?(3分)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