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8800字。
珲春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学科模块一测试卷
制卷日期:2016年10月15日命题人:杨琳审题人:杨琳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2.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填涂或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试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仔细审题、认真做答。
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阙秦(quē) 氾南(fàn)赏赐(cì)朝济(zhāo)
B、青荇(xìng)逢孙(páng) 强劲(jìn)漫溯(sù)
C、戮力(lù)卮酒(zhī)间行(jiàn)按剑而跽(jì)
D、王翦(jiǎn)瞋目(chēng)箕踞(jī)目眩(x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俸禄 切蹉 投桃报李 一笑泯恩仇
B、发轫 枢纽 得鱼忘筌久旱逢甘霖
C、花哨 原委 如雷贯耳 时事造英雄
D、调剂 伸张 口干舌噪真人不露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B、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C、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D、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⑤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B、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C、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D、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③⑤①④②B、①②④⑤③C、⑤④③②①D、④③②①⑤
7、下列不全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②欲信大义于天下③令将军与臣有郤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⑤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⑥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⑦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⑧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A、②③④B、⑤⑥⑧C、②⑥⑧D、①⑦⑧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②复前行,欲穷其林③便扶向路,处处志之④君安与项伯有故⑤吾得兄事之⑥草行露宿⑦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⑧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⑨此其志不在小⑩烛之武退秦师
A、③⑦⑩B、②④⑨C、①⑧⑩D、⑤⑥⑦
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组是()
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③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⑤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⑦不然,籍何以至此⑧嘉为先言于秦王曰⑨得复见将军于此⑩给贡职如郡县
A、②⑤⑥B、④⑤⑦C、④⑦⑧D、①③⑦
10、下列加点词语不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③泯然众人矣④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⑤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⑦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⑧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A、②③⑤B、①③⑤C、⑤⑥⑧D、①③⑦
二、阅读题(49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