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00字。
2005学年第一学期
杭州二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欧阳家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长篙(gāo)     袅娜(nà)     漪沦(yī)      峥嵘(zhēng    )
B.发酵(xiào)    宁谧(mì)     憩息(qì)      佝偻(gōu)
C.点缀(zhuì)      曲折(qū)     青荇(xìng)    踟蹰(chíchú)
D.百舸(gě)      坍圮(pǐ)     罗绮(qǐ)      漫溯(shù)
2.下列词语中下,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寥廓    耸人听闻    描摹    翁翁郁郁
B.瑕疵    融会贯通    安详    世外桃源
C.气慨    面黄肌瘦    诠释    按部就班
D.芜秽    金碧辉煌    弊病    动辄得究
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应填的词语是:
①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②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     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③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      到真花的美。
A.揣摩    宣扬    领悟         B.揣测    宣扬    领略
C.揣摩    张扬    领略         D.揣测    张扬    领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B. 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在完成了飞行试验之后成功着陆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
C.在当今改革大潮中,有一些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D.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这样的背景下,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迅全集》,成为学术界,乃至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很多家用电器,国产的并不比洋货差。质量不仅能与之抗衡,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B.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我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的倔强或羞涩。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规模大,工程难,任务重。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
长 城 谣    席慕容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时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夜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7.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刻画了长城的形象,“无情”、“蹲踞”、“冷眼”都在写长城是历史的见证。
B.第二节抒发感慨,“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抒发了凝聚于长城的炽烈的民族情感。
C.第三节写诗人对故乡,对长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黄河入梦,吟唱的都是思乡的深情。
D.这首诗再现了长城脚下不断争战的历史,歌颂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城“冷眼看人间恩怨”,它冷峻,无情,诗人借刻画长城,抒发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
B.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咏叹着历史的短暂与长城的永恒,诗人抒发的情感给人凝重
苍凉的感觉。
C.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悠远,运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歌颂了长城悠久的历史。
D .诗中的长城,凝聚着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文化传统,也凝聚着诗人独特的个人感受。
二、默写与填空。(每空1分,共8分)
9.默写。
⑴曾记否,               ,浪遏飞舟?
⑵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⑶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皆以美于徐公。
⑷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
10.填空。
⑴闻一多和徐志摩都是        派的代表诗人,《死水》《再别康桥》分别为他们的代表作。
⑵《花未眠》是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小说家、散文家         的作品。
⑶《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