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6510个字。

  崇仁二中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诘问(jié)   幽咽(yè)吊唁     响彻云宵
  B.尴尬(kān)阻遏(è) 狼籍锐不可当
  C.差使(chāi)   伛着(yǔ)     滞笨     穷愁潦倒
  D.蹒跚(pán)愧怍(zhuò)        荒谬惟妙惟肖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他凭借丰富的阅历,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地理老师。
  B.农村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C.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D.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市政府积极实施南正街旧城改造项目,致力于将南正街打造成一条历史文化街,让古城墙、禹门、孔庙等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青春。
  B.一想起9.3阅兵式上的盛大场景,使我热血沸腾,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C.中秋之夜,月影团团,秋风所到之处,皎洁的月色,婆娑的树影一齐摇曳生姿,发出沙沙的声响。
  D.萍乡盐果子是土特产,其原料包括菜蔬水果,甚至树叶、野菜等可吃的植物制作而成,加以糖、醋、甘草粉、辣椒粉,非常开胃。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尤其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是在异乡进行诗歌创作,在游历的过程中进行创作。
  ②诗歌是情绪的流动,这些诗人,如屈原、杜甫就是游子。
  ③诗歌与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④从楚国的屈原开始,诗歌与旅游变得密不可分。
  ⑤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了最丰富、最感人的诗篇。
  A.②③④①⑤ B.③④①②⑤ C.③①⑤②④ D.②③④①⑤
  5.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2分)
  A.良多趣味(确实)选贤与能(推举)诎右臂支船(弯曲)晓雾将歇(休息)
  B.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沿溯阻绝(断绝)亭亭净植(美丽) 调素琴(调弄)
  C. 中无杂树(其它的)惟吾德馨(只)可爱者甚蕃(很多)曾不盈寸(满)
  D.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妇啼一何苦(多么)虽乘奔御风(虽然)四时俱备(四季)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小题(4分)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②王程:为王事(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6.诗人发出“身如孤舟,漂泊无定”之叹是因为()(2分)
  A.吴中苏州好B.云山苦见留C.杨柳都相识D.四泊百花洲
  7.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开头两句交代自己与苏州的因缘,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
  B.诗歌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因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的心情。
  C.颈联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将主观的情感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D.这首抒写旅途感受的诗,特点在于轻松清新、洒脱自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