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400字。
高二语文(上)期中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城隅(yú)      芰荷(jì)     赍钱(jī)      否极泰来(fǒu)
B、罗裳(cháng)   浣女(huàn)   纶巾(guān)    相形见绌(chù)
C、勇剽(piāo)    高堤(dī)     纤细(qiān)    一脉相承(mài)
D、机杼(zhù)     柏树(bǎi)    怆然(cāng)    呦呦鹿鸣(ǎo)
2、下列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淮左名都(以东为左)           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
兰舟催发(蓝色的船)           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B、终日不成章(文章)             府吏见丁宁(译为“我”)
始适还家门(出嫁)             视死忽如归(轻忽,不在意)
C、虎鼓瑟兮鸾回车(归来)          多谢后世人(感谢)
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          不省所怙(依靠)
D、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千载淮堪伯仲间(兄弟,引申为不相上下)
移船相近邀相见(指代副词,她)  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的周德鸿老师不仅精通数学,还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B.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励精图治,确定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建设标准要达到日运营100万人次的要求。
C.国庆期间,西安大雁塔广场到处是游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非凡。
D.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神舟”五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
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地监测。
C.通过模拟一氧化氮在人脑中信号传递机制,可以改进机器人“大脑”的设计,从而使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
D.自1994年5月建成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总共1402亿千瓦时,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8题(12分,每小题3分)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当代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这些模式、学说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浅环境论,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责任,以及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的态度。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是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适用性。
       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系统表现为网络格局。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生物都有内在的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然的善。因此,任何生物和自然都拥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是一种实体为获得自身的善而独立于人类评价者目的的价值)。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应当使它们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可持续发展伦理观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自然”系统,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与此同时,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才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进行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决定,所以只有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道德代理人的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价值。因此,人类具有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责任。
5.以下对“深环境论”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归于自然本身,它强调人类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
       B.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自然与人同样处于道德主体地位。
       C.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应归于自然本身,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D.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工具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人类是环境的管理者。
6.下列说法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内容的一项是(    )
A.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既有工具价值,也有内在价值。
       B.认为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应该归于自然自身。
       C.生物和自然应当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人类应珍惜、爱护生物和自然。
       D.承认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人类是道德主体,是自然和生物的道德代理人,是环境管理者。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环境论强调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它与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之间构成矛盾。
       B.浅环境论主张只有人类才有“能动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