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有教学设计,约1110个字。
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
第18课《吆喝》研读导航表
设计人: 参研人:
备课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学校审核意见
【教材简析】萧乾的《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艰深。
【教学目标】
1. 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2.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3. 提高合作调查能力、搜集整理能力、模仿表达能力等。
【教学重点】
1.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
2.体会作者对老北京吆喝的内在情感。
【教学难点】
同难点
【教学方法】
平台互动、探究归纳式
【自主积淀•初步感知】
以自己的方式预习课文,小组内交流整理预习内容(字词、文学常识等)。
【思维链接•目标定位】
1.导入: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今天我们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板书)
2. 揭示学习目标
3.检查预习(预设竞赛题,内容包括作者、词语等,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给予优胜组德育学分奖励)
【合作研读•整体感悟】
1.作者写了老北京的哪些吆喝声?
2.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顺序(或思路)呢?
【关键品析•重点强化】
读课文、赏吆喝
一读:体会吆喝的语言艺术
A、你认为文中哪一句吆喝最有趣?为什么?(小组合作)
用“我组认为最有趣,因为。”这一句式说一句话。
(可从语言的生动性、声调的变化、音韵节奏等方面谈理由。)
B、概括北京吆喝的特点。(教师引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