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40字。
    马说(教案)
                             韩愈  (授课老师:陈盈)

教学目标:
1.  了解“说”这种文体。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
2.  了解本文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3.  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重点、难点:
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理解这一写法。

过程与方法:
1.  课文篇幅较短,课堂应让学生反复读,熟读成诵。
2.  学生看注释自学,教师对疑难处引导讨论,达到读懂理解。
3.  讨论法。三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的见解主张、思想感情;研读课文、拓展视野、培养迁移知识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设计

  (出示多媒体投影——马的画面)
   请学生列举和马有关的成语(如: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龙马精神、塞翁失马等等), 那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千里马)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则和千里马的动画故事,请注意故事里提到能识别千里马的人的名字。(伯乐)
(多媒体播放《按图索骥》的动画)
    故事里的伯乐告诉我们千里马的特征:额头高高的,眼睛突突的,马蹄是浑圆的。但千里马就真这么容易找到吗?(当然不是)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和千里马以及伯乐有关的文言文,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的212页,韩愈的《马说》。

二、  介绍作者、作品  

  《马说》的“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我们以前学过的《爱莲说》、《捕蛇者说》都是属于这类文体。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和作品。(多媒体出示作者和作品简介)
   这篇文章是韩愈在经历仕途的坎坷和目睹许多有志之士不受重用的情况下完成的,发出了“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