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5040字。
  长泰县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23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注释全对的一项是()(3分)
  A、酝(yùn)酿;酿酒黄晕(yùn):昏黄不明
  响(xiǎng)晴:晴朗宽敞(cháng):宽绰
  B、贮(zhù)蓄:储存分歧(zī):原本指岔(道),引申指不相同。
  澄(chéng)清:(水)很清狭(xiá)窄:跟“广”相对
  C、莅(lì)临:到花团锦簇(cù):聚集
  高邈(mǎo):遥远菜畦(qí):由土埂围成的一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D、朗润(rùn):滋润、润泽粗犷(kuǎng):粗野
  静谧(mì):安静淅淅(xī)沥沥:形容大风大雨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哆哆逼人。
  B、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绫镜。
  C、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绩;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D、鸟儿将窠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各着。
  3、下列各句中不是比拟句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入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4、选词填空。(3分)
  (1)那是雨,是使人(安静幽静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2)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图贪婪贪求)地吞读下去。
  (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闲安适舒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5、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3分)
  A、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B、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C、此时他有多么惊愕,凡是像他一样具有智慧和好奇心的人,都是可想而知的。
  D、这班猴子把课室弄得乱七八糟,结果最顽皮的几个被老师罚留堂。
  6、名著阅读(8分)
  (1)下面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这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B、题目的含义是原意是早晨的花在傍晚拾起,这里是指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少年生活的文字。全书共十篇文章,我们已经学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D、《琐记》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请简要概括《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或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情节(150字左右)(5分)
  二、文言诗文部分(31分)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表示具体地名的一项是()(3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下列名项中两个加点词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舍本逐末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等君久不至,已去。“
  C、即公大兄坻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陈太丘与友期行行将就木
  9、《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君”“尊君”“家君”称谓的意义有何不同。3分)
  君:
  尊君:
  家君: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
  乡书何处达?归雁阳边。
  (2)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4),。[]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乐: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拟:
  12、辩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6分)
  与儿女讲论古文。古义:今义:
  温故可以知新,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
  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未若柳絮因风起。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现代文阅读部分(36分)
  三、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下面各小题。(15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4、给这段话选一个标题。()
  A、冬天的群山B、雪后的济南C、雪后小山美D、冬日雪后的济南
  15、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16、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17、本文写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事件先后D、景物主次
  1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B、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
  C、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
  D、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21分)
  《给你人间寻常爱》——邓海燕
  ①一天,12岁的儿子放学回家,忽然问我:“妈妈,假如——假如啊,你别当真,我说的是假如。”我看他如此郑重,便有些好奇,说:“我知道你是假如,假如怎么样?”“假如,我被很严重地烧伤了,需要植皮……”我打断孩子的话,当即接口:“妈妈自然给你我自己的皮肤。”孩子摇头:“我当然知道你会给我。可我说的不是这个。你听我说,植皮手术只能在人清醒的时候进行,如果供皮人昏死过去或者被麻醉,都不会有效果,而这种痛苦人是没法忍耐的。如果是这样,你怎么选择?”我说:“我当然选择不打麻药。”儿子说:“那你就会昏死过去了,植皮也是没用的。”我说:“那,那可怎么办呢?”“告诉你吧,有个妈妈可伟大了,她选择了不打麻药,并且要求医生在她痛昏过去时就把她唤醒,一次又一次,最后终于植皮成功。”听了孩子讲的故事,我不禁心怀惴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办法,难道面对那样的生死考验,我会退缩吗?这个故事一直缠绕在我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