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5540字。
延川中学2016~2017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命题人:杨彩萍
一、 基础知识(每空3分,共12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迤逦(yǐlǐ)赍发(jī)酒馔(zhuàn)陨首(yǔn)
B.搠倒(shuò) 傩送(nuó)糍粑(cíbā)糯米(nuō)
C.睢园(suī)潦水(liáo)锱铢(zīzhū)铜臭(chòu)
D.反省(xǐng)险衅(xìn)着急(zháo)膝盖(q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
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
C.宵汉崔嵬蹉跎岁月沧海桑田
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弛电掣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B.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C、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D、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正在努力学习,迎接高考到来。
B.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C.我们的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梨树和枣树。D.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召入,而时白已醉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②白常侍帝
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②益骜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取,滞留在长安。
B.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他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5分)
译文: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5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9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挼(nuó):揉搓。
9.词人的“赏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
答:
10.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之句,本词也有“看取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