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小题,约9880字。
  正定中学2016 -2017学年高三质量检测第二次考试语文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
  研究显示人类祖先爱吃草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甚至也适用于早期的人类。350万年前,生
  活在非洲中部乍得的早期古人类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口味。前不久,发表在美国《国家
  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南方古猿属的三个成员——著名“露西”的亲属一对草和莎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研究人员指出,这暗示着古人类也会因为更多生活在开阔地区,而改变着自己的饮食习
  惯,并且,人类祖先开始这样做的时间比预想的要早。
  人类家族最早期的成员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但是他们看起来更像猩猩而不是人——与
  黑程猩相同的大脑尺寸,矮小多毛的身体。不过,“大约35O万年前,古人类的饮食习惯从猿
  类的以水果为食.开始转变成以草为食,至少在中非是这样的。”法国法兰西公学院古生物学
  家Michel Brunet表示。Brunet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了相关化石。
  而这种饮食富含诸如热带草等C4植物(含有一种特别的碳同位素).相较黑猩程和大程
  猩的饮食——它们通常吃在林地中找到的水果、种子和植物——而言,这种饮食是一种重大
  的改变。
  很长时间以来,研究人员希望能了解古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这种饮食上的改变。
  通过研究两种非放射性碳同位素——13C和12C——在牙齿珐琅质中的比例,研究人员能
  分辨出一个古动物主要吃的是林地植物还是草地植物。
  三年前,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方法研究了一种已知的最早古人类的牙齿,140万高龄的始
  祖地猿。他们发现,始祖地猿仍然喜欢吃一种所谓的C3植物,这种植物也是类人猿喜欢的,
  而这暗示着.始祖地猿在林地里度过大部分时间。
  不过。大约400万年前,湖畔南方古猿等古人类的牙齿开始出现更厚的珐琅质以及更大
  的臼齿和小臼齿,这暗示了他们的饮食出现了较大改变。
  但是,直到最近,研究人员才能通过研究古人类牙齿化石中的碳同位素的方法进行深入
  研究,因为这种移动同位素的方法太具有破坏性。而现在,新激光烧蚀法让研究人员能够取
  样碳同位素而不破坏牙齿。
  Brunet给予Julia  Lee- Thorp检测取自三个来自乍得德乍腊沙漠的羚羊河南方古猿个
  体牙齿化石中提取的同位素的权限,Lee - Thorp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考古学家.同时也是化
  石牙釉质同住素分析专家。
  羚羊河南方古猿与“露西”有亲缘关系,而这三个个体的牙齿化石的时间约有300
  万-350万年,并且富含13C。这是饮食富含草和莎草——例如生长在古乍得湖泛滥平原
  和盆地里的芦苇、草和块状根——的信号。
  这些结果显示,至少有一种古人娄已经变成“多面手”.与黑猩猩相比,他们能够拥有更
  广泛的饮食,有机会从更开阔的地区寻觅更多种类的食物,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解剖学家
  Christopher Dean指出。
  而且,考古学家还表示,去了解包括南方古猿阿尔法种在内的、生活在350万年前到300
  万年前的其他古人类是否也成功修改了食谱,将是十分有趣的。
  1.下列属于“35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中部乍得的早期古人类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口
  味”的食物的一项是(    )
  A.萝卜、白菜B.C3植物C.芦苇、块状根D.水果、种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露西”属于南方古猿属,它生活在350万年前的非洲中部,属于早期的古人类-研究发
  现,他们对草和莎草表现出极大兴趣。
  B.研究表明,古人类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原因之一是他们更多生活在开阔地区。
  C.科学家经过对中非相关化石研究得出猿类以水果为食,而古人类以草为食的结论。
  D.相对于黑猩猩和大猩猩喜欢吃林地植物习性,古人类以草为食是古动物饮食上的重大
  改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非放射性同位素13C和12C在牙齿中的比例,能分辨出古动物主
  要吃的是林地植物还是草地植物。
  B。如果古人类的牙齿出现更厚的珐琅质和更大的臼齿与小臼齿,则意味着他们的饮食出
  现了较大改变。
  C。新激光烧蚀法是能够取样碳同位素而不破坏牙齿的一种先进的技术,而以前移动同位
  素的方法则具有破坏性。
  D.考古学家表示,研究生活在350万年前的古人类修改食谱,是十分有趣的工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丁母忧,服除,调含山主簿。郡委治铜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迁宗正寺主簿,请宽恤淮、浙被旱州县。时皇太子始就外傅,遴选学官,以机兼资善堂小学教授。机日陈正言正道,又以累朝事亲、修身、治国、爱民四事,手书以献,太子置之坐右,朝夕观省。随事开明,多所裨益。都城大火,机应诏上封事,力言朝臣务为奉承,不能出己见以裨国论;外臣不称职,至苛刻以因民财;将帅偏裨务为变结,而不知训阅以强军律。时年七十,丐闭,不许。迁右正言兼侍讲,首论广蓄人才,乞诏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各举将帅边郡一二人,召问甄拔,优养以备缓急。召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言:“至公可以服天下,权臣以私意横生,败国殄民,今当行以至公。”又言:“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