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9610字。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伸展/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篇,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        ,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弛,犹如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独出心裁)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荫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情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选自《肖邦故园》)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排筏           浮想联篇
  B.婆娑(pó suō) 玲珑剔透
  C.簌(shù)       有条不紊
  D.幽香            心荡神弛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舒展  独具一格  思绪
  B.伸展  独出心裁  情绪
  C.舒展  独出心裁  情绪
  D.伸展  独具一格  思绪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    宛如歌中的叠句
  B.宛如歌中的叠句        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
  C.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    宛如歌中的小调
  D.宛如歌中的小调        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
  【答案】
  1.B
  2.A
  3.B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字音题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2)广东人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塞擦音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后响复韵母的“ie”与“uè”难度很大,必须矫正。(3)善用排除法。字形题答题技巧: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1)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2)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比如本题中,“心荡神驰”的“驰”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以及结构入手分析写法。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可根据词义及具体语境分析。“舒展”与“伸展” : 都指开展,都是动词。区别是:“舒展”指使皱缩的变平展,常用于具体的物品(如衣服、纸张、叶子等),但也可以用于身心的舒适。“伸展”表示向一定方向延长或扩展,多用于具体处所(如“道路、田野”之类)或人的身体活动。句中是形容睡莲那扁平的叶子展开,应使用“舒展”。独具一格,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独出心裁,原来指诗文的构思有独特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或做工与众不同。独出心裁,多指科学精神。还指想出了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方法。句中是形容音乐,应使用“独具一格”。思绪,指思路的线索、头绪。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从文中来看,应使用“思绪”。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答题技巧如下:(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比如“学历”与“学力”,都是偏正结构的词,其中“学”是意义相同的部分,可不予比辨析,而应对“历”和“力”进行比较。“历”是指经历,即在哪些等级学校学过,毕业还是肄业;“力”是指程度、能力、水平。(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比如本题中,“舒展”和“伸展”可以从对象角度辨析;“独具一格”和“独出心裁”亦然。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连贯题中的选填一句话(选择题)。首先要分析语段结构,把握语段话题(陈述对象)。然后依据话题一致、陈述角度一致、感情色彩一致的原则,结合语境,分析前后语句的逻辑关系选择。同时要具体关注标点符号、关联词语等。比如本题中,可以借助前后句的内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来选取答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