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40字。

  《说书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师陀,引发深入阅读其作品的兴趣。
  2.学习通过整体分析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分析理解小说散文化的艺术特色。
  4.品鉴作者的情感,通过思考获得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
  说书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教学时长: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解文题
  “说书”是一个曲艺名词。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从广义上说,它还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弹词、蒙语说书等。“说书人”就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人。
  二、 识作者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中国现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谷》《果园城记》(《说书人》最初收集于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等,长篇小说《结婚》《马兰》等。192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果园城记》的大部分内容写于这个期间。建国以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曾到河南、山东等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于短篇小说集《石匠》中。1957年后一直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颇得好评。
  三、 知背景
  《说书人》是现代作家师陀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后收入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
  《果园城记》是作者描写20世纪初年至40年代北方农村和小城镇的社会和人的短篇小说集。这是一本较为特殊的短篇小说集,它不是一般的小说汇集,而是根据事先的计划创作的。据作者说,那是1936年7月底,他从北平去上海,绕道一位朋友祖居的小城。小城到处栽满的果树把他迷住了,他当时就起意拿小城写一本书。但是没有能马上兑现,接着抗日战争爆发,作者流落上海洋场,直至1938年才又拾起来。全书十八篇,后来又补写了一篇。除第一篇“果园城”概括介绍小城的地理历史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