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10字。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 孙海燕 主备人:孙海燕
第五、六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高考中18个常见虚词的考查方式;学会根据语法、语境准确辨析虚词用法含义;能在句子翻译中准确体现虚词含义。
教学重难点:准确落实句子翻译中的虚词含义,进而带动翻译能力的提升。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小组探究、PPT课件展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文言虚词相关知识梳理。
1、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和代词。
2、连词:连接词、词组、分句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词。如而、且、则等。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式、目的、涉及或比较的对象以及动作的施事者。如于、以、被等。
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情态、语气的词。如乃、则等。
助词:附着在词、词组、句子后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如乎、之、者。
3、18个常见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4、文言虚词的特点:
(1)、一词多类。比如“之”,就有代词、助词、连词等用法。
(2)、一类多义。比如“以”,做介词,就有“用”、“凭借”、“按照”、“把”等不同意思。
5、高考链接:新课标高考卷没有单设选择题,放在句子翻译中考查。
师生活动:教师讲解,板书要点,学生记录笔记。(5分钟)
二、PPT课件展示2012高考真题,明确文言虚词在句意理解上的重要性。
(2012年文言文湖南卷)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师生活动:1、学生在笔记本上翻译三个句子(10分钟)。
2、教师指定三名同学依次翻译句子,教师板书。(6分钟)
3、其他同学纠错,同时教师更正已有答案。(3-5分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