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0字。
文言文知识之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户籍册,这里带上宾语“吏民”,活用为动词,登记。)《鸿门宴》
(2)副词作状语+名词。例如:江水又东。(东,名词,东面,在这受副词“又”修饰,活用为动词,向东流。)《水经注》
(3)能愿动词+名词。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前面加有能愿动词“能”,活用为动词,游水。)《劝学》
(4)名词+补语。例如: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吏,名词,官吏,这里带上补语“于土”,活用为动词,做官。)《送薛存义序》
(5)所+名词。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方形的渔网,前面有主次“所”,活用为动词,用网捕。)《陈涉世家》
(6)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语,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花,名词,在这里作动词,开花。)《采草药》
2、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例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狐,名词,狐狸,在这里修饰动词“鸣”,作状语,像狐狸一样。)《陈涉世家》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名词,兄长,在这里修饰动词“事”(侍奉),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鸿门宴》
(3)表示处所。例如: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草、露”,名词,在这里分别修饰动词“行/宿”,作状语,在草地里/在路天下。)《指南录后序》
(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在这里修饰动词“运”,作状语,用箕畚。)《愚公移山》
(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面,名词,脸,在这里修饰动词“刺”(指责),作状语,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
(6)表示时间。例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暮,名词,早晨/晚上,分别修饰动词“辞/宿”,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木兰诗》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即使宾语在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