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0150字。
阳东广雅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言运用(3小题9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缔造tì 熨帖yùn 桅樯wéi 未雨绸缪móu
B.苍穹qióng 窸窣sū 攫取jué 迥然不同jiǒng
C.丰腴yú 遨游áo 攒动zàn 矫揉造作jiāo
D.浩淼miǎo 鞭笞chī 氤氲yān 挥斥方遒yóu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清新秀美的水乡风景,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淳朴民风,使古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
B.在创建文明城市、促进社会和谐、营造“首善之区”的活动中,大家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共治脏乱差,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C.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取决于它自身的文化底蕴以及制作工艺,如果有很好的红木木料,但却粗制滥造,那就真是暴殄天物了。
D.今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备受推崇,传统节日相形见绌,渐渐淡忘,许多有识之士因此提出了保卫传统文化的口号。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遥远太空的顺利对接,使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B.我们要积极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精神,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个人的道德良知,避免漠视他人生命事件的再次发生。
C.近些年来,阳江市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的建设,使城市的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
D.美国民众发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是为了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的不满和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是其根本目的。
二、文言文阅读(6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18分)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居住B.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尽,达到尽头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察D.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辅佐,帮助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B.不出火且尽犹且从师而问焉
C.其孰能讥之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下列的内容,全都属于作者游褒禅山“所得”的一组是()(3分)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⑤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⑤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通过对碑文的考察和探究,认为现在的褒禅山以前可能被人称作“花山”。
B.作者反思自己没能尽情享受到游览乐趣,其根本原因是太过轻信和盲从他人。
C.作者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情,“志”、“力”、“物”是成功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D.作者认为做学问要效法古人,一定要深入广泛探究,深思慎取方能有所收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