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小题,约7950字。
  2016年下半年新余一中初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襁褓(qáng)陨(yǔn)落骈进(pián)舐(shì)犊情深
  B. 恣睢(zī)鸿鹄(hú)   白蘋(píng)    强聒(guō)不舍
  C. 脊梁(jǐ)   扶掖(yè)   创伤(chuàng)恪(kè)尽职守
  D. 佝偻(gōu)   旁骛(wù)折本(shé)锲(qiè)而不舍
  2.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新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首府大跨越,我们怎么干?”乌鲁木齐人已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当做实现首府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
  B.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人们对其内容和形式评头论足,赞赏有加。
  C.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D.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始终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对方气冲斗牛的气势让他刻骨铭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①⑤②③④B.③①⑤②④C.④③②①⑤D.③②①⑤④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如果说,读书是在奠定人生的基石,梳理人生的羽毛,那么,实践,就是在构建人生的厅堂,历练人生的翅膀。是不是,人生经过了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才能稳住下盘,腾云直上B.才能真正矗立、飞翔在天地之间
  C.才能展翅翱翔,一飞冲天D.才能勇往直前,迈进成功的殿堂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江楼月[注]
  白居易(唐)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这是诗人写给好友元稹的一首赠答诗。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诗人。诗人遂作七律《江楼月》与之。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首联写出了诗人见月的伤别:月儿这样圆满,我与朋友却将要话别。
  B.颔联以“一宵”言“相亿”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
  C.颈联中的“谁料”进一层表现出“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的含义;“正当”表现出诗人与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谊。
  D.尾联以“共语”和“同悔”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同样的深沉。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叙述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
  B.本诗将情与景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
  C.本诗的前半部分是“回忆眼前事”,后半部分则是处于“新境”,叙述对“跟前事”的看法。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2题。(12分)
  洪迈①字景卢,皓季子②也。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绍兴十五年始中第,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为敕令所删定官。乾道六年,除知赣州,起学宫,造浮梁③,士民安之。郡兵素骄,小不如欲则跋扈,郡岁遣千人戍九江,是岁,或怵以至则留④不复返,众遂反戈。民讹言相警,百姓汹惧。迈不为动,但遣一校⑤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垂橐⑥而入,徐诘什五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市。辛卯岁饥,赣适中熟,迈移粟济邻郡。僚属有谏止者,迈笑曰:“秦、越⑦瘠肥,臣子义耶?”寻知建宁府。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⑧篡狱者,久拒捕,迈正其罪,黥流岭外。(选自《宋史﹒洪迈列传》,有删改)
  ①洪迈:南宋著名文学家,江西鄱阳人。下文的“浔阳”即今九江。②季子:小儿子。③浮梁:浮桥。④留:指被强留在九江。⑤校:校尉,古代军衔。下文的“什五长”是低级军衔。⑥橐(tuó):口袋。⑦秦、越:秦地与越地,秦地富饶,越地贫弱。⑧衷刃:怀揣利刃。
  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或怵/以至则留不复返B.或/怵以至则留不复返
  C.或怵以至/则留不复返D.或怵以至则/留不复返
  9.解释文中加线的词。(2分)
  (1)戍()(2)寻()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郡兵素骄,小不如欲则跋扈
  (2)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
  11.本文详细地写了洪迈在赣州做的哪两件事?(2分)

  12.从文中可以看出洪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3.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池上碧苔三四点,。(晏殊《破阵子》)
  (3)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
  (4),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李清照的《武陵春》中把抽象的愁具体化,显得新鲜奇特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的《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8题。(16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