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60字。

  《论语》导读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的生平及《论语》创作的相关背景;
  2. 感受孔子思想的光辉魅力,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3. 大体把握全书内容,能够诵读、理解、运用书中的一些名言警句;
  4. 联系自身的实际,借鉴其治学、修身养性及交友之道等方面的正确思想主张。
  5. 理性看待儒家传统文化,学会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论语》中名言警句;
  2. 深层理解《论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提问法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 黑板 粉笔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 导入:
  (ppt展示孔子图像)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孔子)那你们对他的了解有多少呢?谁来说说你眼中的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大家说的都非常正确,而且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个非常不错,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专门记载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经典书籍《论语》,了解这位巨人的思想精髓。
  2、孔子生平及《论语》背景的简单介绍
  (在讲论语之前,我还是再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一生中做了三件大事:
  一件是周游列国,宣扬自己“仁政”的政治主张,关于他周游列国的经历,教材上已有详细叙述,大家可以看到教材,我就不再多加说明。但是,我们都知道处于春秋战国这样的战乱纷争的年代,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所以注定是要失败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国过去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直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所推崇,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到今天,也依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做的第二件大事是整理书籍,他晚年回到鲁国,整理《诗》《书》《礼》《义》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第三件大事就是聚众讲学。他首开私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有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