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10800字。
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
命题人:何益秀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子曰:“,不亦说乎?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
(3)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4)《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5)默写《江南逢李龟年》: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2)其中似乎què záo()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3)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fān lái fù qù()地睡不了觉。
(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美不胜收。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B.听了老师的教导,我恍然大悟。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他这个人遇事就是喜欢刨根问底,非要弄个明白。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班级图书角的书籍资源能否共享,是班级图书角良好运作的关键。(在“良好运作”前面加上“能否”。)
B.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面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定位准确及时”后面加上“的特点”。)
C.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问老师问题,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的。(去掉“学习不积极”的“不”。)
D.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把“传承”改为“传统”。)
5.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仿写相应内容。(4分)
一本好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一本好书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一本好书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好书就是一个世界。
二、阅读(46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几点词。
(1)与人期行(2)相委而去(3)元方入门不顾
7.翻译下列句子。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2)待君久不至,已去。
8.下列对文章分析正确的是()
A.文章开篇讲“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交代了整个故事的重点内容。
B.“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C.“怒”和“惭”写客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可以看出其语言生动形象,也可以看出客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D.陈元方对父亲的友人语言上咄咄逼人,行为上“入门不顾”则是目无尊长,傲慢刁钻。
(二)孔子过泰山侧(9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做动词。②壹:的确,实在。
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过泰山侧/过中不至B.何为不去也?/太丘舍去
C.壹似重有忧者/吾十有五D.苛政猛于虎也/于我如浮云
10.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11.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实?(请用原文回答)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济南的冬天(老舍)(10分)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