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27980字。

  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5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于“读书”这件事,历史上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而观点却大相径庭。单在基本以读书为业的知识分子内部,说到读书时态度也有宵壤之别。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苏东坡一面发誓“立志读尽人间书”,一面又有“人生识字忧患始”的缺撼;清朝的黄景仁就更绝望了,他有“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喟叹。探究起来,在这种评价的天差地远背后,除了个人的因缘机遇、性格胸襟不同之外,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在于对读书的认识不同。①,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读书的评价。如果仅以功业来权衡,那么古人早已发现,②.但如果像欧阳修认为的那样,读书为立身之本,这个“立身”不仅是功业的建立,还包括见识的(  )、品质的 (  )、精神的 (  )、人格的健全。从这里出发,欧阳修看到了读书之于人生的重大价值,他对于读书的评价因此没有显得逼仄与偏侠。
  (1)文中加点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A.缺撼     汗牛充栋          B.权衡   大相径庭
  C.喟叹     宵壤之别          D.偏侠   天差地远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拓展    挺立   铸造        B.铸造   拓展   挺立
  C.挺立    拓展   铸造        D.拓展   铸造   挺立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想从读书中获取什么,怎么看待读书      谋取功业的唯一途径远非读书
  B.怎么看待读书,想从读书中获取什么      谋取功业的唯一途径远非读书
  C.怎么看待读书,想从读书中获取什么      读书远非谋取功业的唯一途径
  D.想从读书中获取什么,怎么看待读书      读书远非谋取功业的唯一途径。
  【考点】语段综合考查.
  【分析】掌握同音字的三种类型:
  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
  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
  3、音同义近:这类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却极大,高考也曾考过.如“鹊”与“雀”就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上.
  【解答】(1)A“缺撼”应是“缺憾”;C“宵壤之别”应是“霄壤之别”;D.“偏侠”应是“偏狭”
  (2)D必须关注横线前面的主语,联系词语内涵审定答案.“见识”只能是“拓展”,排除BD;“精神”和“挺立”相搭配,排除AC;故选D.
  (3)前一句含着逻辑顺序,先要“看书”的态度,然后才能谈“从读书中获取什么”,后一句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性,这段话表述的对象是“读书”,应该以“读书”做主语.故选:C.
  答案:
  (1)B
  (2)D
  (3)C
  【点评】所谓“连贯”,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具体来说也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话题统一,句序合理,前后衔接和呼应自然.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赛初选赛上,阳光一中代表队的同学含英咀华,舌灿莲花,力挫对手,表现优异,取得了良好成绩.
  B.如果大型国有文化企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动脉,那么小微文化企业就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不可一视同仁的毛细血管.
  C.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工业化结构政策等,都存在较强的以邻为壑、保护主义和转嫁风险的外溢效应.
  D.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层层带动,就能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引领整个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展开.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成语是一类特殊的词语,有其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