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练综合检测
山西省右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练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含答案.doc
山西省右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
山西省右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练小说阅读(含答案.doc
山西省右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练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
山西省右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练综合检测(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考练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姓名 班级 组别
本试题共34分,40分钟完成。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5分)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深意?(6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11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3、《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
4、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试简要分析。(4分)
5、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
高二语文考练三
文言文阅读(一)
姓名 班级 组别
本试题共59分,40分钟完成。
一阅读古文完成1--4题 (共19分)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1.文中加黑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剩余 ) B.求之靡途( 倒下 )
C.违己交病( 痛苦 ) D.仲秋至冬( 农历9月 )
2.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陶渊明好酒贪杯,贪图公田的粮食酿酒,才决定出去做官。
B.作者将诗歌题目命名为“归去来兮”,说明他还想回去当官。
C.陶渊明自以为是个大才,却只被委任做了个小官,所以他非常不满。
D.因为有愧于平生志愿,陶渊明在官位上烦恼愤懑,以致自免去职。对自己的工作常怀厌恶情绪,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B.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C.陶渊明的 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山居秋暝》《归去来兮辞》等。
D.近体诗包括: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讲究平仄、对仗
……
高二语文考练一
小说阅读(一)
姓名 班级 组别
说明:本试题共43分 40分钟完成
一.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三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
……
高二语文考练六
议论文阅读(一)
姓名 班级 组别
说明:本试题满分27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实施意见,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瘦肉精”整治。
B.2011年8月,西藏阿里地区举办了规模盛大的高原赛马会,跑马、走马和马术比赛等精彩表演,吸引了众多农牧区群众和国内外游客。
C.专家预计,未来三个月,北京中介公司门店将萎缩约一千家左右,其中市场份额低于1%的小型中介公司将率先出现“关店潮”。
D.本•拉登被击毙后,纽约市在时报广场、世贸遗址附近等重要公共场所加强警力,
以防止新的恐怖袭击不再发生。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
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谈一面。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
高二语文考练七
综合练习(一)
姓名 班级 组别
说明:本试题满分47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语言表达与运用(9分,每个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给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发展。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我们感到十分亲切;它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中奋斗的行动纲领。
C.清华大学毕业生综合魅力的实现,靠的是在保证主修课质量基础上,对公选课和辅修课的拓展取得的。
D.《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我国反映抗“非典”全过程的第一部纪实风格的电视剧,现已杀青。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