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70字。

  【高考金脉】
  真题一:【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案】
  8.(5分)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的一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9.(6分)
  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指向明确,难度适中。解答时需要同时思考两首诗写景的手法,并比较其不同,然后再组织答案。命题人将课内同一作者的诗歌引入到高考试卷中,并不是新题型,这种做法体现了一种高考与基础年级教学接轨的思想,提醒广大考生重视课本、回归课本,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值得提倡。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二问考查尾联对抒发情感的作用。对于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来说,第一问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岑参,考生初中阶段就学过他的诗歌,对这个诗人并不陌生,所以,解答这一问时,考生只需结合自己对诗人的了解,分析诗句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第二问,指向不是很明确,可能会引起考生误读。通常情况下,这类题目考查的是情感和结构上的作用,可是本题第一问已经考查到了情感,而本诗尾联又是以议论作结,在结构上的作用不外乎升华情感之类,所以考生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或者只能将两问合为一个问题来答。至于答案中给出的“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值得讨论,第一问的答案已经得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也就是说本诗的主体情感是“爱国”,而不是“思乡”,那么第二问的答案又把“思乡”放在了首位,这是否前后矛盾呢?
  真题二:【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  郎   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案】
  8.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次一开始就给人以压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以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派遣的情绪。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可又因心事重重,意志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解析】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及作用的题目,诗歌的上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更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