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80个字。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雨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的写法及含义。
2、了解演讲词的现场感、交流感的特点。
3、了解伏尔泰对人类历史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在思想史上的贡献。
能力目标:
1、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朗读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
教学重点:
1、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
2、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因而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很难激起感情共鸣。
教学方式:朗读、置疑、讨论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的伟大贡献。
一、设疑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伏尔泰逝世已经一百多年了,可百年之后人们还在纪念他。雨果说,他是永生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种矛盾关系是如何转化的呢?文中还说,“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伏尔泰,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的光芒来自哪里,又撒向何方?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讲述伏尔泰的故事。
二、走进伏尔泰,与名人零距离
(学生交流,老师补充。)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历经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目睹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深刻预见革命必将到来。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诸多作品中《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标志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及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
三、调动积累,实现资源共享
1.启蒙运动
欧洲十八世纪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文化教育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首先起于英国,次及德、法、俄、意等国,尤以法国声势最为浩大;因其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故名。
2.关于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