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12000字。
  唐山一中高二年级2016年12月份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郑寒影郁辉审核人:吴国良
  说明: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单选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笔答题用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间内,不能超出答题区间。
  3.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
  卷Ⅰ(单选题共42分)
  一.基础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累(lěi)仓廒(áo)糍粑(cí bā)精髓(suǐ)辖制(xiá)服侍不暇(xiá)
  B.尺牍(dú)央浼(miǎn)穹窿(qióng)坍缩(tān)懿范(yì)不落言荃(quán)
  C.辟易(pì)矍然(jué)精悍(hàn)屏息(bǐng)捧袂(mèi)黄梁一梦(liáng)
  D.仇雠(chóu)尚饷(xiǎng)斫轮(zhuó)梏扑(gù)棨戟(qǐ)叨陪鲤对(dāo)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
  ①风华绝代女子,锦心绣口文章。《才女文章》收录了10位作家61篇文章。主要选择的是能够体现女性独特视角的作品。
  ②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③同样都是携款外逃,有人花钱买岛,有人却落拓不羁。今年4月,中央纪委网站登载了外逃腐败分子忏悔录,以作警示。
  ④女子3大球缺关注,收入与男子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
  ⑤流金铄石,避暑纳凉只能待在空调间吗?显然不是,在南京,想要纳凉,还有一个较好的选择,那就是防空洞。
  ⑥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被折服。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些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领导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形式,进入了低品位油井的开采乃至勘探领域,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
  B.有人发现,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防止细胞衰变,促进大脑关键部位血管的生长,增加到达这些区域的营养物的供给量。
  C.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乘T168次列车从北京西站进京,随后搭乘中铁快运专车,在首都特警护送下开往首都博物馆。
  D.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对古蜀国起源的描绘,引得历朝历代专家、学者不懈地探究考证。
  ①这个谜团一直环绕着这片天空。
  ②凝视三星堆那尊青铜铸像,蚕丛那大大的耳朵,抿着的嘴巴,鼓鼓的突出的眼睛,自信的神情闪烁出几千年前的光焰。
  ③据《明一统志》记载,瞿上城在双流县东18里,蚕丛氏所都。
  ④刘琳教授在他撰写的《华阳国志》注释中认为:瞿上城在今新津县与双流县交界的牧马山蚕丛祠九倒拐一带。
  ⑤《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后有王曰杜宇,教人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自郫邑,或治瞿上。”
  ⑥是谁开启的天府之国?哪里是古蜀农耕文化之源?
  A.②①⑥⑤③④B.⑤③④⑥②①C.③④⑥①②⑤D.⑥①②⑤③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缦立远视(久立)
  颇有奇羡(盈余,这里指勒索所得的财物)遘疫死(遭受)
  B.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从前)责臣逋慢(怠慢)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貌甚寝(丑陋)
  C.终继五国迁灭(改变)闾里之侠皆宗之(尊奉)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始速祸焉(招致)
  抑本其成败之际(或者)以荐报床(草褥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不省所怙(依靠)
  仇簪履也(报答,报应)余今大梦将寤(醒)
  B.而读书者与之(许可,同意)废卷而哭失声(搁下)
  袜材当萃于子矣(聚集)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C.请归取其孥(妻子儿女的统称)予在湖州曝书画(晒)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墓地)比得软脚病(近来)
  D.接孟氏之芳邻(结交)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唁)病数月乃瘳(病愈)
  7.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彼且恶乎待哉而莫之夭阏者
  C.戍卒叫,函谷举不忍杀之,以赐公
  D.宇文新州之懿范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8.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奏表,于死后上奏。
  B.三径:代指隐士住处。请缨:指投军报国。鲤对:指接受父亲的教诲。结草:代指报恩。
  C.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北岸地区为江东。江左:长江下游以南地区。江表:长江以北地区。
  D.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勾,批准立刻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入“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者奏请勾决。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计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1731年发明的,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琦在《祀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皑,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头。”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一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多见。宋人李防等撰《太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