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4小题,约4420字。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课后知能检测试卷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     逆旅:客舍
  B.百代之过客也过客:旅客,旅行者
  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烟景:烟柳美景
  D.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大块的土地
  【解析】 大块:大自然。
  【答案】 D
  2.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C.罚依金谷酒数
  D.飞羽觞而醉月
  【解析】 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B.秉烛夜游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不有佳咏,何申雅怀
  【解析】 B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C项,“军”,名词作动词,驻扎;D项,“咏”,动词作名词,诗歌。
  【答案】 A
  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理,非吾业也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
  【解析】 例句和B项均为判断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惭康乐     惭:惭愧
  B幽赏未已已:停止
  C.飞羽觞而醉月觞:行酒
  D.何伸雅怀伸:抒发
  【解析】 觞:酒杯。
  【答案】 C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块假我以文章(以:介词,用)
  B.会桃花之芳园(之:结构助词,的)
  C.皆为惠连(为:判断动词,是)
  D.飞羽觞而醉月(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解析】 “而”表示承接关系,有时间上的前后相递性。
  【答案】 D
  7.下面句子中只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解析】 A项,运用了比喻、反问两种修辞;B项,仅用了引用典故一种修辞;C项,用了对偶、拟人两种修辞;D项,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
  【答案】 B
  8.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原因。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原因(有道理)啊。
  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大自然;“文章”,这里指锦绣般的自然景物。即“大自然又把锦绣风光展现给我们”,岂能辜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才华,十岁就能写诗作文;“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
  【解析】 “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分析不当,表现的应该是作者热爱自然景物、热爱生活的思想。
  【答案】 C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