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00个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
  河南省光山县南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高级教师:向芳传
  单元教学内容
  课题 文体 作者 课型 教时
  故乡 小说 鲁迅 精读课文 三教时
  孤独之旅 小说 曹文轩 略读课文 二教时
  我的叔叔于勒 小说 莫泊桑 精读课文 三教时
  心声 小说 黄蓓佳 略读课文 二教时
  ◇9 故乡小说鲁迅
  教时 课型 具体时间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月
  日 星期
  午
  节
  第二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三课时 强化训练 星期
  教学时间:三课时总课时()
  教与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2、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运用重复、对比来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
  4、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分析人物形象及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难点】1、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把握对比手法的作用。
  2、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
  教与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练习提高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目标: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分析闰土、杨二嫂及“我”人物形象。
  教与学过程:
  一、了解小说基本知识
  (1)定义: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必备的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完整的)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神态描写,以及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4)环境包括:A 社会(人物活动)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B 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二、预习反馈
  1、把握下列词语的拼音和书写
  阴晦(huì)    猹(chá)   胯(kuà)下祭(jì)祀(sì)   弶(jiàng)  
  秕(bǐ)谷獾(huān)猪潮汛(xùn)  颧(quán)骨髀(bì)间
  愕(è)然嗤(chī)笑应酬(chóu)  寒噤(jìn)   惘(wǎng)然
  恣(zì)睢(suī)    鹁(bó)鸪(gū)    贝壳(ké)     折(shé)本
  隔膜(mó)     深黛(dài) 萧索
  2、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悲凉: 悲哀凄凉。恣睢:放纵,凶暴。茫远:渺茫,遥远。
  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3、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小说,小说有哪三要素?

  4、故乡变化了,那么故乡的人变了吗?首先文中写到哪些人物?

  5、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分为哪三个部分?

  6、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不是作者,而是一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