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4220字。

  天津一中2016-2017学年度语文三月考
  Ⅰ卷(36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每小题3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峥嵘     狰狞     慎重     缜密周全
  B、诅咒     趔趄     狙击     神情沮丧
  C、讥诮     眉梢     俏丽     峭拔刚劲
  D、辍笔     啜泣     拙劣     相形见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旖旎    惹事生非    毛骨悚然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安详    明火执仗    开门揖盗    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C.树阴    如梗在喉    徇私舞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D.渎职    墨守成规    厉行节约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___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___推
  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逐步、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迟疑、逐渐、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
  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
  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
  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
  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二、科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 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字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5、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
  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
  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这
  “经”没有关系。
  D.古代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简书写,
  所以称为“经”。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南北朝以前,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