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50字。

  2018届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第2单元第3课之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导学案
  导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积累字词,掌握文内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第一则选文和第三则选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分析理解文本,突破重难点:讨论研究法、总结归纳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导学策略 教学
  重点 1、积累文言字词,完成背诵。
  2、学习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
  3、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其关注民生疾苦的火热情怀。
  教学
  难点 对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的理解。
  学法
  指导 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先自读课文,然后自行质疑讨论解决,教师予以点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要点:复习第一则,学习第二则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
  活动 个性
  补充
  情
  境
  导
  入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宣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政治家;鲁迅曾在诗中写道“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汶川地震后的废墟上,温总理苍老、忧心、疲惫的面容让我们看到一个与老百姓心连心的国家领导人形象。他们这些人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那么这种忧乐思想的源头在哪里?他就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那儿。今天我们学习《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篇课文,来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学生做好课前预 习
  诵读感知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1. 认读,积累字词。
  2. 初知文意,为鉴赏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 生积 极参 与诵 读
  一、阅读“引入话题”,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复习第一则,
  重点讲第二则。
  二、复习第一则
  (一)诵读课文
  (二)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1)王语暴(yù)   (2)庶几(shù j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