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90字。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胭脂(zhì)撰写(zhuàn)褪尽(tuì)朔方(shuò)
B、馈赠(kuì)心扉(fēi)执拗(niù)凛冽(liè)
C、睥睨(nì)跌宕(dàng)稽首(jī)瞬间(shùn)
D、眷念(juàn)磬口(qìng)火焰(yàn)蕴蓄(yùn)
2、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①他把头歪过去,把脸埋进了鸭的篷松羽毛里。( )
②我生性执拗、急燥;我的爱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
③张春花还没来得及反映过来,灯就亮了。( )
3、根据下列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
②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
③刺骨的寒冷。( )
4、结合语句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形容:面容,脸色。
C、我要向你稽首。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D、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精灵:鬼怪。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此句中包含着作者对寒冷环境的反抗。( )
2《雪》描绘了两幅鲜明对立的雪景,前者表达作者的战斗精神,后者表现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贯串着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的世界。( )
3《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诗人以火一般炽热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呼唤风、雷、闪电,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
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一个感叹句,是胜利的预言家深情的呼唤。( )
6、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极度欢快兴奋的心情。
B、“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企鹅害怕暴风雨的丑态。
C、“(它)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运用比喻、反复、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海燕的形象,突出海燕的本质特征。
D、“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采用拟人的手法,显示大海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
7、郭沫若在《雷电颂》中,高尔基在散文诗《海燕》中,都写了风雷电,但两者的象征意义不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心理不同。俄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高尔基用雷电象征非正义的力量,郭沫若则用它象征黑暗势力。
B、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象征体的特征也不是单一的。作品的题材、主题、作家的写作角度不同,象征体的象征意义便可以随之不同。
C、标题不同,主题也不同。高尔基歌颂的是海燕,对立面当然是雷电,郭沫若则是直接歌颂雷电。
D、时代不同。高尔基写《海燕》在1901年,郭沫若写《雷电颂》则在1942年。
8、依次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这部著作受到学术界的 。 2在荣誉面前大家互相 。
3他的高尚品德为人们所 。 4这本书很好,应该向学生 。
A、推重 推让 推崇 推荐 B、推崇 推重 推让 推荐
C、推重 推荐 推崇 推让 D、推让 推崇 推荐 推重
9、与前面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