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70个字。
古代神话三则
武汉市第25中学周燕
【教学构想】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中国古代神话作品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这三篇神话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神话的特点。
《夸父追日》讲述了夸父追赶太阳的故事,反映了原始人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夸父追日表现了先民的英雄气概,而他死后拐杖化作一片桃林,给人们乘凉解渴,有表达了造福人类和后人将继续完成其未竟事业的决心。整个故事所表达的精神令人鼓舞和振奋。这篇神话全文不足40个字,却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夸父“与日逐走”、“饮于河渭大泽”、“弃杖为林”三个情节,形象生动感人。
《精卫填海》中,精卫本是炎帝的女儿,因游海遭遇风浪溺水而亡。她愤恨大海夺去了自己的青春,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子,发誓要填平东海,使它不再兴风作浪危害人类。全文不过70多个字,既描写了精卫的外貌,也交代了她的来历,故事悲切壮丽,凄美感人。这只小鸟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象征。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它讲述女娲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的危险补天,表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这虽是三篇神话故事中最长的一篇,但也只有90来个字。故事运用十分精练的笔法,对自然环境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