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50+4060字。

  第6单元 《词五首》
  1.领会意境,明白主旨。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1.查字典,查准字音;2、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资料。
  一、品读《望江南》 
  1.作者介绍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2.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眺,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就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由希望——失望——绝望。
  (2)诗中人因何而断肠?
  思念和盼望的人始终没有出现又没有音信。
  (3)“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表达出“思妇”怎样的感情?
  既写景,又抒情,斜阳的脉脉含情,流水悠悠更增添了无限的思念之情。
  三、品读《武陵春》
  1.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2、思考下列问题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
  ……
  《词五首》
  本课选录了五首词:温庭筠《望江南》、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武陵春》和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或抒发个人愁情,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决心与抱负,语言各有千秋。
  学生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本、理解词意、识记重要的字词句,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要达到对古文化的熟悉积累与运用,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却很困难。
  1.积累优美诗句,培养赏析能力。
  2.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品味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
  3.领会词中丰富深刻的意蕴,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领会意境,明白主旨。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领会词中丰富深刻的意蕴,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课时
  1. 朗读教学法
  2.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
  诗歌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感受词人表达的情感。
  二、品读《望江南》 
  1.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2.范读——自由读——齐读 
  3.课文研讨
  (1)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