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11340字。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
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昭陵古雕中雄壮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 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习,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 型文化的特有风貌。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 两宋理学,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
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为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篡 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从“格物”到“致知”,实质上将外 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亦即伦理学上的“自律”,有了这一自律,方有诚意—正 心—修身乃至齐家、治国、明德于天下的功业。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 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 大的约束。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 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 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顾 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的正气 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理想。
与理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际的趋向相一致,两宋的士大夫文化也表现出精 致、内趋的性格。
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与含义阔大、形象众生的诗不同,词小而 狭,巧而新。它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造境摇曳空灵,取径幽约怨悱,寄托要眇怅惆,极 为细腻,极为精致。尽管宋代词坛还有别一番风貌的歌唱,这就是由苏轼开创的、以辛弃疾 为代表人物的豪放词风,但词坛的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 大夫与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绪。
宋词雅,宋画也雅。苏轼在《跋宋汉杰画山》一文中提出“士人画”这一观念,强调融 诗歌、书法于绘画之中,以绘画来表现文人意趣。以此文化心理为总背景,两宋绘画富于潇 洒高迈之气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
两宋士大夫文化的其他领域,也无不表现出与宋词、宋画相通的性格。两宋古文舒徐和 缓,阴柔澄定;宋诗“如纱如葛”、“思虑深沉”。
宋词、宋画、宋文以及宋代理学构筑成一个精致辽阔的上层文化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 外,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中,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悄然兴起。两宋市民阶层的崛起,以 中晚唐以来的都市经济发展为基础。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便反映了当时繁华的都市生活。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市民们无意追求典雅的意境,沉郁迷离的诗情,而是醉心于能直接满足 感官享受的艺术样式,因此市民文化显示出一种野俗的活力与广阔的普及性。一种不同于贵 族口味与诗人情调的市民文化跻身于文化系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
—节选自《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含义阔大、形象众生,是开放的,外倾的,色调热烈的,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
的生命活力。
B.两宋理学,强调纲常伦理对世界万物的所当然和所以然,也强调人对于“天理”的
一种自觉意识。
C 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人而趋于雅化,其特点为:小而狭、巧而新。它侧重音 律和语言的契合,细腻精致。
D.市民文化是以晚唐以来的都市经济发展为基础,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中兴起的一 种文化,《清明上河图》便反映了这种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两宋理学其实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两宋理学与传统儒家学说有着相同的“义利观”。
B.理学突出自觉的“修身”与“自律”,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以天理来遏制个人
情感欲求。
C.市民文化由于更能够直接而热烈地满足快节奏生活下的市民阶层的感官享受,因此在两宋时期有了蓬勃发展。
D.两宋词坛主流的婉约词风是当时士大夫的心境的集中体现,因而与盛唐时期的诗人
在风格和意绪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3.下列根据原文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唐朝的热情奔放不同,宋朝文化中的哲学和艺术都会体现出一种相对封闭和内倾的倾向,这应该是与唐宋的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相关。
B.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 想正是受到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的影响所形成的。
C.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宋朝的文人赏玩瓷器时喜爱的类型应该是繁丽丰腴的; 他们喜爱的服饰类型也应该是雍容华贵的。
D.按照文中对市民文化的描述,当台上在演出歌舞小戏时,台下应该是观众云集,大 声应和,情景十分的热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 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shí) 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 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 者合荐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