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250字。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艺精品与市场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1)下列关于“文艺精品”的表述,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D.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而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2)下列各项,不属于“艺术精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 A
A.作品要具有通过美好的艺术语言叙述的情节,既能让人读后情感上受到触动,又能把握到丰富的人物性格。
B.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
C.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
(3)根据原文作者的观点,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C
A.《红楼梦》到今天仍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这至少证明了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B.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是我们关注的两条重要标准。
C.一个作品只要具备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三个因素,就能成为一个艺术精品。
D.在大众传媒时代,只有受众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可见,注重文艺作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辨析正误的方法提示:1、选项的表述是否偏离概念的内涵.2、选项是否脱离具体语境,衔接是否失当.3、选项的表述是否篡改文意,张冠李戴.4、对概念外延的限制是否得当.5、是否改变叙述主体,偷梁换柱.A、错在两点,一是没有揭示“文艺精品”的实质,二是“而且”后面的内容于文中无据.B、该选项由原文第2 段变化而来,从下文“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来看,选项的观点是“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因而是不正确的.D、该项理解片面,只抓住了“穿越时空”,遗漏了“愈增其审美价值”这一本质内容.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查找对应的信息源,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辨析正误.A、依据作者观点“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可知此项是错误的.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是指阅读文本的整体内容或其中某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话表述出来.它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即在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提炼说明,要做到全面、准确、简明.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需要运用题目提供的文字材料,对作者用意、有关背景进行分析,对文章思路作合理补充或完善,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综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本质进行概括.C、“就能成为一个艺术精品”表述错误,原文作者说“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至少”说明还有其他的因素.故选C.
答案:
(1)C
(2)A
(3)C
二.古文阅读.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 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 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