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10个字。
第14课驿路梨花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了解记叙顺序与设置悬念的手法。
3.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了解写作顺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彭荆风(1929——),靠自学成为作家。解放前只读过初中两年就因家贫失学,进报社当学徒、校对、记者、副刊编辑,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离开文坛22年,“文革”中坐牢7年。
《今夜月色好》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他1977年写作的表现边疆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的佳作。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 ]标出倒叙的内容,用()标出插叙的内容,用波浪线标出设置悬念的内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主旨的语句,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迷茫(mí máng):①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②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
恍惚(huǎng hū):①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②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
修葺(xiū qì):修理(建筑物)。
晶莹(jīng yíng):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晶:光亮透明。莹:光亮透明。
驿路(yì lù):驿道。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小说的一般结构方式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1.抽同学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8):“我”与老余困窘时见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我”与老余猜测小屋的主人。
第三部分(13-27):“我们”与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第四部分(28—37):遇到梨花的妹妹得知真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