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210个字。

  第15课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技巧,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学习作者选择论与运用论据的方法。
  3.理解作者关于责任的观点,读出自己的真切体会。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运用略读的方法,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黄遵宪评价梁启超的文章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最苦与最乐》,看看他是怎样做到人人笔下无而人人意中有的。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要求用着重号标出作者的观点,用[  ]标出论证的部分,用波浪线标出作者扣论点议论的文字,用序号标出意义段。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达观(dá guān):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纵然(zòng rán):纵使,纵令、即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纵使
  契约(qì yuē):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心安理得(xīn ān lǐ dé):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循环(xún huán):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
  趣味(qù wèi):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
  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én):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议论文的特点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段(1-2):提出人生最苦是未尽任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第二段(3-4):提出人生最乐是已尽责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第三段(5):阐述责不可卸、尽责则乐的道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