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5830字。
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第一课时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课时2总第课时 课型
教学目的: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选自《星空》
郭沫若
人间:屠场、囚牢、坟墓、地狱 天上: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目的:抒写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思路: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 美丽、繁华
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自由、幸福
联想:从一物想到另一物 想像:创造性地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词语:闪、点 定然 定 来往 闲游 朵
时间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你能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吗?
缥piāo缈miǎo 笼lǒng罩zhào 疏星shū 鲛jiāo 提tí着 提dī防
2、积累下列词语: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逛。
一、 导向:
1、导语: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2、揭示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 自学:
1、作者作品简介: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他的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此诗写于1921年间,当时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军阀统治,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
2、感知内容:播放课文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
3、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
(让学生发言讨论,初步理解诗中描写的街市美在什么地方。
可概括为: 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②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诗中一样吗?
(让学生发言谈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主要情节,突出悲剧的结局。)
③作者为什么把天上写得这么美?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成诗中的那么美好、自由、幸福?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
抒写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意在引导学生追问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出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即理解诗歌一定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写作的背景。)
三、 讨论:
1.具体看看作者在诗中是怎么从地上写到天上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板书: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 美丽、繁华
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自由、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