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60个字。
23  核舟记
教学目标: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是微雕艺术。微雕是把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的微观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 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2. 范读课文/[演示文稿:字、词]请同学们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òu)        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3.请同学们结合文下注释速读课文。并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结构]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