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2)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10游褒禅山记(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12我有一个梦想(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1荷塘月色(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2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3囚绿记(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4《诗经》两首(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5离骚(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6孔雀东南飞 并序(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7诗三首(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8兰亭集序(人教版必修2).doc
【红对勾】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9赤壁赋(人教版必修2).doc
课时作业1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énɡ) 独处(chǔ)
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à) 蓊蓊郁郁(yù)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霎时(chà) 敛裾(jū)
D.乍看(zhà) 羞涩(sè)
踱着步(duó) 鹢首徐回(yì)
解析:A项“颤”应读chàn,B项“娜”应读nuó,C项“霎”应读“shà”。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迁延顾步 没精打采 各行其是 察言观色
B.虚无飘缈 参差斑驳 迷迷糊糊 春华秋实
C.荡舟心许 妖童媛女 哀声叹气 世外桃园
D.蓊蓊郁郁 行迹可疑 缕缕清香 轻描淡写
解析:B项“飘缈”应为“飘渺”或写成“缥缈”,C项“哀”应为“唉”,“园”应为“源”,D项的“行”应为“形”。
答案:A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②运河上有了这座房子,增加了不少颜色。
C.①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②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D.①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②啊,好一派草原光景!
解析:C项都是指圆月。A项①是指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②指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B项①指由物体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②指光彩、情趣;D项①指情景,②指时光景物。
答案:C
4.下面对通感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将嗅觉的气味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C.风来花底鸟语香。
——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D.鸟抛软语丸丸落。
——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解析:“风来”是听觉,“香”为嗅觉,不是视觉。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B.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C.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D.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解析:A项,第三处逗号应为分号。C项,第一处句号应为分号。D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另外去掉句中引号。
答案:B
6.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
……
课时作业3 囚绿记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婆娑(suō) 移徒(xǐ)
葱茏(lǒng) 涸辙之鲋(hé)
B.猗郁(yī) 囚系(xì)
镶嵌(qiàn) 情不自禁(jìn)
C.淅沥(xī lì) 折本(shé)
纤细(xiān) 以蠡测海(lǐ)
D.蕈菌(xùn) 孔隙(xì)
瞥见(piē) 绿林好汉(lù)
解析:A项“笼”应读lóng;B项“禁”应读jīn;C项“蠡”应读lí。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安顿 长春藤 了截爽直 当仁不让
B.魔念 手提箱 繁茂仓绿 涸辙之鲋
C.公寓 卢沟桥 责无旁代 烽烟四逼
D.幽囚 冒险家 急不暇择 谈笑风生
解析:A项长—常;B项仓—苍;C项代—贷。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在北平时,窗外的一棵常春藤。
B.陆蠡在他最早的散文诗《黑夜》中,曾表示要“怀着无限的希望,从心灵一点的光辉中开始进取”。
C.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被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别的什么?
D.梁漱溟是个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24岁那年却被蔡元培礼聘为北大哲学讲师。他的学生中,有胡适、冯友兰、朱自清……等等。
解析:A.第一处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C.第二、三处问号应改为逗号。D.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可删去省略号。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疲累于________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②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______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③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________,变成________,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A.阴暗 牵进 嫩黄 柔绿
B.灰暗 拉近 嫩黄 柔绿
C.阴暗 拉近 柔绿 嫩黄
D.灰暗 牵进 柔绿 嫩黄
解析:①阴暗:暗;阴沉。灰暗:(光线或色彩)暗淡;不鲜明。应用“灰暗”修饰“都市的天空”。②下文中有“屋子里来”,所以应选“牵进”。③说叶子逐渐失去生机,应选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柔绿”“嫩黄”。
答案:D
5.下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
……
课时作业5 离骚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修姱(kuā) 羁(jī)
朝谇(cuì) 蕙 (xiānɡ)
B.揽茝(chǎi) 谣诼(zhuó)
规矩(jǔ) 侘傺(chì)
C.溘死(kè) 鸷鸟(zhì)
攘诟(ɡuò) 方圜(yuán)
D.朕车(zhèn) 芰荷(jì)
岌岌(jí) 椒丘(shū)
解析:A项“谇”读“suì”;C项“诟”读“ɡòu”;D项“椒”读“jiāo”。
答案:B
2.下列各组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解析:B项“郁邑”通“郁悒”,“圜”通“圆”;C项“反”通“返”,“离”通“罹”;D项“章”通“彰”,“错”通“措”。
答案:A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B.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C.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D.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解析: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B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B
4.下列诗句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解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应为“不知吾”;B项,“秋以为期”应为“以秋为期”。
答案:B
5.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
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
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自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